主页 > 工艺家 > 张文成

张文成

2000-01-01 00:00:00

艺术家名称:张文成 共点击3883104

挑战刻瓷极限  民间艺术一绝

薄胎瓷釉上刻  国内首开先河

张文成先生,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济南非遗传人,济南市民间艺术名家。作者多年来潜心于刀刻艺术,主攻人像雕刻。在从艺实践中,博众家之长,标新立异,操作手法及工艺独辟蹊径。尖刀点刻细腻,扁刀线刻流畅。作品重形神,求逼真,其效果可达惟妙惟肖,给人以高品位的全新感受。

艺术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在熟练掌握厚瓷雕刻的基础上,作者对薄胎瓷刻进行了新的探索,薄胎瓷仅厚0.3毫米-0.8毫米,有“轻若浮云、薄如蝉翼”之称。因其薄如蛋壳,雕刻难度极大,是刻瓷中的巅峰,可是挑战极限的绝活。经作者长期精心揣摩,几经磨砺,日臻成熟。

 “薄胎瓷釉上刻”是刻瓷艺术的再创新,其主要特点:一是工艺精,作者在厚度仅0.3毫米—0.8毫米的“蛋壳瓷”上手工雕刻,它是以手工外在力的敲砸,锤敲刀錾及进刀的深浅,来表现作者心中的意境;二是难度大,“薄胎瓷釉上刻”的加工难度,可谓如履薄冰,又似以石击卵,破碎率极高,一件成功的作品往往需要作者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功夫,才能成型,而其中的上品更是世上罕见。三是价值高,“薄胎瓷釉上刻”是在雕刻、书法和绘画等艺术门类上的再升华,更是民间艺术的绝活。这种特殊的加工工艺,从网上查询,国内开先河,国外更是少见。所以它的观赏与收藏价值极高,因其高难度的精细之刻及世上稀有,被收藏家称为传世之宝。

 薄胎瓷釉上刻简介:

薄胎瓷源于宋代的影青瓷时代,明代出现了脱胎卵幕杯,所谓“脱胎”既是器物内只见两层釉,不见其胎骨。其特点是轻巧、秀弱、高雅,用手托之,轻若浮云。清代《陶雅》一书中介绍为“质地之白,白如雪也,薄如卵幕,口嘘之而欲飞”,由于它胎薄如卵幕,所以又称为“蛋壳瓷”。

    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厚度仅为0.3-0.8毫米的薄胎瓷上用手工锤敲刀錾,刻制一件完美作品,是难中之难,可谓如履薄冰,又似以石击卵,稍有走神,将前功尽弃,破碎率极高,一件成功的作品,往往需要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功夫。而其中的上品更是世上罕见。薄胎瓷釉上刻是书、画、刻艺术的再升华,是挑战刻瓷极限的民间绝活,这种特殊的加工工艺,在国内屈指可数,在国外更是少见,所以它的观赏与收藏价值极高,被收藏家称为“天价大碗”或“传世之宝”。

    附: 中华民间艺术品鉴定协会常务副会长

山东省收藏家协会济南理事会主席 崔义忠先生对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文成老师的艺术评论:

薄胎瓷艳露花凝,鬼斧神工琢玲珑——记工艺美术大师张文成

智慧和执着是成就人生事业的一对孪生兄弟。有智慧而无坚韧常常会导致功亏一篑。执着而无天赋,则往往会走向一沉不变的老路,只有在思索和瞻望中努力生活的人,才会有人生的突破。张文成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对待生活的人。

刻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是在胎上雕刻后着釉加烧。清代开始尝试在瓷器上雕琢,仅限于寸草枝梢的小打小闹。近现代有人在瓷器上琢有伟人肖像,引起举世的瞩目。而在薄若蝉翼、脆似卵壳的薄胎瓷上,层次分明地展现人物风采,却是张文成先生的绝技。

捧在手里怕化了,稍一用力捏塌了。薄胎刻瓷器别说用斧凿刀刻,用手一弹都得蹦瓷掉渣。在“轻若浮云、薄似蝉翼”,细脆娇嫩的薄胎瓷上刻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神话的故事。但张文成先生凭着他的执着、对艺术锲而不舍的精神,千百次的历练,从瓷质的研究,工艺的改进,刀法的变化和手眼的变通、从古人如履薄冰的成语中诠释出了真谛。踏薄冰须屏气凝神,小心翼翼更须身轻若燕,气闲神定的内功。写书法讲究提按顿挫,赋诗需要起承转合,绘画力求墨分五色。

张文成先生捧着薄胎瓷的白碗,凝神沉思良久后,用他那灵巧的曾完成过无数个精巧器皿的双手,拿起了刀、锤轻轻一叩。象锐石碰上了蛋壳,蛋壳出现了硌窝,瓷盘立刻现出了数条纂纹,一捧成了碎片。他反复实验,用水浸、布衬,套刻,千百次试验,千百次失败。失败不仅消耗着他的精力,也在吞噬着他并不富有的财力。然而,为艺术而现身的人永远充满着活力。他并不气馁,旅行万里,遍访名家。能工巧匠谈起在薄胎瓷上刻画,均皆摇头。说在薄胎蛋壳瓷上刻画,如同在针尖上跳舞,在浮云里游泳——行不通。况且,薄胎蛋壳瓷的成品率极低,千百件中才选出一件。自宋代薄胎影青瓷出现,至明代出现了脱胎卵幕杯。千百年来,还没有那个圣手巧匠能在这只见内外两层釉,而不见胎骨的薄瓷上刻上一星半点的东西,若想成功,无异于徒步登天。

他研制着独特的工具,制作着精到的铺垫,改进着琢磨的工艺,潜意识中持刀力度与深浅……。他不仅研读着一些大师的艺术理论和工艺技巧。尤在一些伟人的传记中,领略他们的风采及哲学思想,并在老庄的著述中理解虚实、有无、静动的关系。借助于水火,巧用于阴阳,终于他开悟了。在极尽功力,耗思劳神的努力下,在薄胎瓷上完成了第一件力作。

作品问世,立刻引起了刻瓷界的震动。他们看到的是在薄瓷胎盘上的周恩来,双目炯炯、神采奕奕,充满活力的身姿,连眉宇间的清气、额前舒开的皱褶,面部的清癯都刻画的淋漓尽致。让人们感受到了日理万机的总理,那忧国忧民、深邃的心灵和感人的情怀。多家报社、电视台做出了报道。

他的薄胎刻瓷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的刀笔下,瓷盘上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影姿:有风尘仆仆、济世就难的耶稣,有典雅秀美、倩俊清丽的戴安娜王妃,还有气质高贵、头戴礼冠、目光清澈、自信、阳光、对未来充满信心微笑着仰视蓝天的伊丽莎白二世……。张文成先生成功地举办了几次艺术展,常常令人驻足深思长叹。一位大学生在瓷刻“儿行千里母担忧”的作品前,观瞻良久,潸然泪下。他感慨地说:“去年我回家探亲,离家时,母亲就是站在树下,用这样的目送我走出许远。”好的作品,好就好在其传神达意,令人惊叹的艺术感染力。张文成先生的作品猎涉的范围逐渐增广。尤擅刻划人物造像:有开国领袖、艺术大师、历史人物、连市井人物的生活百态都有所接触,无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在历史题材“五牛图”中,其花纹、色彩、神态都刻划得淋漓尽致。一些外国友人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他的很多作品被外国贵宾收藏,有些作为国礼馈赠,收到了国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张文成先生的创作是成功的。其事业是完美的。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朵奇葩。不仅开了刻瓷艺术在薄胎瓷雕刻成功的先河,也是刻瓷艺术与绘画艺术及摄影艺术完美的结合。张文成先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没有自满,年近古稀的他仍在向艺术的巅峰中攀登。他虽然有艺术大师的头衔,他绝对没有满足这一称谓的华表。 张文成先生正是用这种心态,向艺术世界交出完美的答卷。               

崔义忠--中华民间艺术品鉴定协会常务副会长山东省收藏家协会济南理事会主席。

作品赏析

【点击查看大图】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上一篇:黄海根
下一篇:卜范增
    人气排行
    艺术家推荐
    新进艺术家


官网




未来之星